农业园:创新宣传守护群众“钱袋子”
2025-10-20 06:54   浏览人次:

  本报讯 (王瑾 梁建山) “化肥选得对,庄稼长得壮;诈骗不上当,收益有保障!”近日,县农业园育苗大棚里,种植户们接过印有反诈标语的农资袋,上面通俗易懂的顺口溜让大家看后频频点头称是。这是该园区结合农业生产特点开展反诈宣传的有效做法,通过“接地气、贴农事、入民心”的创新形式,为农户筑牢财产安全防线。 
  针对农户群体特点,县农业园区联合派出所、司法所、金融单位,组建“涉农反诈宣讲团”,聚焦涉农高频诈骗场景,定制宣讲内容。在田间地头的“移动课堂”上,民警用方言讲解“假冒农资销售”“虚假农业补贴申领”“高价收购农产品预付定金”等典型案例,并结合种植户张大叔险些被骗的经历,拆解骗子利用农忙时节作案的套路。金融专员则重点指出“涉农贷款先交钱就是诈骗”,现场指导农户辨别伪造的“惠农政策文件”,避免掉入冒充公职人员的骗局。 
  为让反诈知识融入日常生产生活,园区推出“农资+反诈”宣传载体,将“陌生链接不点、转账汇款核实”等提示印在化肥袋、种子包装上,随农资发放到千余名种植户手中。同时,借鉴本地村干部宣传反诈的成功经验,邀请园区内威望高的种植大户、村干部出镜拍摄短视频,用“身边人讲身边事”的方式解读“冒充客服退款”“虚假投资理财”等骗局,系列视频在园区微信群转发后浏览量超6万人次。 
  考虑到园区内中老年农户多、智能手机操作不熟练的情况,宣讲团还开展“敲门行动”,网格员带着图文手册入户,手把手指导下载“国家反诈中心”APP,并用“一听二挂三核实”的顺口溜强化记忆。在园区服务大厅设置反诈咨询台,结合农资采购、补贴申领等业务办理节点,进行“一对一”防骗提醒,累计解答群众疑问300余次。 
  下一步,该区将持续运用“农事+反诈”模式,结合农时节点开展防诈主题活动,让反诈宣传跟着农时走、围着农户转,用精准服务守护好群众的“钱袋子”,为乡村产业发展保驾护航。

扫一扫,手机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