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报讯 (吴超) 今年以来,天场镇始终坚持目标导向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,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与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、同频共振,不断增强群众自治动力,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。
完善机制,筑牢实践阵地。建立了镇、村、组三级联动机制,14个村都划出布局合理的网格,设定网格长、专职网格员、网格协管员。建成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个、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4个,实现了镇村两级阵地全覆盖。各村在原有基础上成立纠纷调解、文化宣传、学雷锋志愿服务等多支队伍,常态化开展内容丰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。
服务群众,厚植为民情怀。创新丰富活动载体,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活动,推出“志愿服务,你我同行”社会实践服务活动,“亮化环境,护绿活绿”等人居环境整治活动,“法治引领,文明育人”法治宣传教育活动,进一步推动文明实践活动示范化和科学化。
提升内涵, 融入乡风文明。通过开展阵地建设、理论铸魂、志愿服务、环境优化、文化惠民、移风易俗等活动,整合镇村资源力量,全力推进乡村振兴。面向全体村民开展乡风文明建设考核,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、乡村治理的创新力。把优秀人和事的美好品德,通过微信群、广播和学习会等渠道,大张旗鼓、浓墨重彩地进行广泛宣传,弘扬正能量,让群众学习有榜样,推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走向深入。广泛开展学习美德、崇尚文明、树立新风活动,让“最美家庭”“最美婆媳”“美丽庭院”成为人们的自觉追求,培育文明乡风、良好家风、淳朴民风。利用传统节日,组织开展文艺汇演、书香阅读、亲情连线等接地气的主题活动,提升广大群众的“精气神”,增强群众的参与度、获得感、幸福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