拂堤杨柳醉春烟
2014-02-25 09:31   浏览人次:

      人在园中,家在景中

   近日,记者在县城南湖公园漫步时看到,花草葱郁,湖水清澈,亭榭楼阁倒映在水中,如诗如画,令人流连忘返,前来锻炼的市民更是络绎不绝。“道路变得干净了,公园的绿化也很好,在这样的环境下锻炼,心情舒畅。”家住景湖·理想城的王维和师傅在南湖广场一边惬意地打着太极拳,一边满脸笑意地对记者说。
  “我们滨海这两年来,整个环境都变好了,小区都搞得干干净净,环境的质量越来越好,我们上了年纪的老人,每天早上出来锻炼身体都感觉到空气新鲜,道路整洁,非常舒适。”今年74岁的嵇为政老人家住双灯小区,他告诉记者,退休后他每天早上都坚持到公园锻炼身体,这几年,他最大的感受就是县城的环境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。
  近年来,我县深入开展环境整治和污染防治工作,不断提升环境质量,改善群众生活水平。通过实施“蓝天工程”、“碧水工程”、“宁静工程”、“生态工程”四大工程,有力推动我县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。去年,我县空气质量优良以上天数为325天,良好率达88.8%;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%;县城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平均值为53.9dB(A),区域环境噪声质量等级为“较好”,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91.2分。

绿色生态彰显城市魅力

  “县城越来越漂亮、越来越舒适了!”这是记者在采访时听到最多的声音。头上蓝天如洗,地上小草如茵,街上绿树成行……
  “分车隔离带里种植着广玉兰、女贞、龙柏、高杆石楠等特色植物,在路口节点还有景石、鲜花、绿树层次分明的微地形景观。远远望过去,就好像是公园里的道路一样,真是太美了。”面对华丽“转身”的中市北路,家住幸福花园的市民陈季娟女士赞不绝口。
   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县城、省级园林城市;县城绿化覆盖率40.2%,城市道路绿化普及率达96.9%,人均绿地面积达12平方米;G204入城口、S327绕城段、阜东北路入城口等重要道口形成了景石、鲜花、绿树层次分明的微地形景观;S327沿线俨然成为道路畅通有序、绿化景观优美、乡土风情浓郁的绿色生态长廊;南湖公园、清水湖公园、西湖公园等开放式亲水公园、两条沿河风光带、一条引水景观渠,成为我县对外展示绿化的窗口……一个个绿化工程告诉人们“林荫化、园林化、景观化”已经成为我县绿化的一大特色,更彰显县城独特的绿色魅力。
   近年来,我县高度重视城市园林绿化工作,以实施“绿色滨海”建设工程为中心,采取“大片造绿、拆违填绿、拆围透绿、见缝插绿”的措施,突出“绿化带、广场节点、道路两侧、单位庭园”4个重点,改造提升17个城市节点广场,大力实施百万平米增绿行动,建成县级绿化达标单位68个、市级绿化达标单位15个、 省级园林式单位6个、绿化达标小区26个。此外,我县还积极组织单位、学校、小区、家庭开展园林式单位和园林式居住区创建活动,一个个景点不仅成为我县对外展示的窗口,更彰显着“人在城中、城在林中、林在草中、花在绿中”的园林特色。

生态文明就在你我身边

  漫步在县城的街头,记者发现街道干净整齐,房屋四周的垃圾消失了,小区楼道的小广告难觅踪迹,休闲广场越来越热闹了,城市绿化越来越美了…一个个细节、一件件小事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,成为“生态文明”的最好诠释。
  在新建南路记者看到,家住世福花园80多岁的孙运虎大爹正拿着一袋生活垃圾,缓步朝百米外的垃圾桶走去,把垃圾扔进垃圾桶后,又踱步走回家中。“以前垃圾总是随手扔,现在眼看四周的环境这么卫生,我们也不忍心去破坏,都养成垃圾定点投放的习惯了。”孙大爹乐呵呵地说。
  “前几天,物业工作人员说门前的花草该修剪了,不等他们派人来,我和老伴便修剪了一遍。”家住幸福小区的张广汉大爹每天早上起床后,总会拿起扫帚将家门前和单元门附近的卫生打扫干净。“我住在一楼,打扫干净单元门附近的卫生,是为了让大家出门时有个好心情。”张大爹笑着说,一人努力换来大家干净,他觉得很值得。
  在人民中路一家百货店门前,商户顾为民先生一边招呼生意,一边讲述县城环境的变化:“你看,树更多更绿了,路面拓宽升级了,交通秩序更好了。”顾先生说,“县城是我们共同的家,我们老百姓真实感受到了生态文明的好处,我们不仅要自觉爱护公共环境卫生,还要向周围的商户和居民宣传生态文明的健康生活。”
  在县城南湖广场,伴随着悠扬欢快的舞曲,广场变成了群众的“舞台”;在县体育馆前,上千市民跟着音乐节奏齐跳“佳木斯快乐舞步健身操”;清水湖公园的神韵健身操代表队、景湖广场潇洒自如的广场健身舞、南湖公园的动感轮滑少年、体育场的“快走族”、“篮球队”……这一切充分展示了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美好时代风貌。

扫一扫,手机分享